时间:2025-07-29 来源:广元市科学技术协会 字体: [ 大 中 小 ]
7月28日,市科协召开党组会,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要求充分发挥科创赋能、科普宣传、科技服务的职能优势,进一步激发活力、彰显魅力、促进发展,为广元建设大蜀道国际旅游文化目的地和康养度假胜地,加快打造国际旅游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强化科创赋能,激发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活力。市科协积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深化与国家级学(协)会及院士(专家)团队的战略合作,支持建强院士(专家、海智)工作站,为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供科创驱动力。建好广元市融媒体中心专家工作站,打造具有广元特色的纪录片品牌,推出更多纪录城市发展、反映群众心声的纪录片精品,生动展现广元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实践成果;建强剑阁古柏保护中心专家工作站,汇聚植物学、生态学等领域专家开展濒危古树救治、基因保护等技术攻关,为古树名木保护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建设石窟研究所专家工作站,携手顶尖团队通过三维扫描、三维建模技术对摩崖造像进行数字化调查、建档与保护性修复,让文物“活起来”。三大工作站协同发力,以科技打通文化遗产保护、文旅创作、品牌传播全链条,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技术动能。
二是强化科普宣传,彰显文旅产业深度融合魅力。市科协积极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把科普宣传向产业领域延伸,系统梳理地域特色科普资源,实施“蜀道科技密码”探寻计划,厚植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社会基础,为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文化感染力。组织市内外学(协)会、科研院校、专家学者成立专项调研团队,分层分类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科学基因:在历史文化领域,重点解码摩崖造像的工艺力学、蜀道工程的地质勘测与筑路技术、石器文明的材料应用智慧;在生态文化领域,梳理剑门山区地理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的传统科技实践;在人文文化领域,提炼武则天、黄裳等历史名人的科学治理思想与实践经验;在非遗传承领域,绘制非遗技艺中的技艺原理图谱,如麻柳刺绣的纹样数学逻辑、白花石刻的材料加工工艺。挖掘蜀道科技文化科普资源,开发系列科普绘本、数字展品和研学课程,为大蜀道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康养度假胜地建设注入科技文化内核。
三是强化科技服务,促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市科协积极服务科技工作者成长,强化思想政治引领,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构建“上下联动、内外协同”的服务体系,为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服务发展力。分层分类开展全会精神宣讲活动,通过院士讲堂、专家座谈会、专题培训等形式,确保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直达基层科技工作者。致力于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组织农业科技、生态环保、文化创意等领域专家开展文旅融合发展专题调研,形成高质量决策咨询报告。实施“院士专家广元行”计划,聚焦文旅项目规划、文物保护技术等关键领域开展精准对接服务。全力争取办好第三届川渝科普大会,策划蜀道科技文化论坛、“科普+文旅”特色观摩线路,提升广元文旅品牌影响力。深化“天府科技云”保姆式服务,为科技型文旅企业提供政策解读、技术对接、人才引育等“全生命周期”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打造国际旅游城市提供坚实科技支撑。